健康产业所风采录(一)丨走进大健康特色资源研究中心
编者按:为表彰先进典型、树立榜样力量,近期,我所将陆续推出“健康产业所风采录”专栏,集中展示我所涌现出的优秀部门和优秀个人事迹,着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凝聚合力开启健康产业所新篇章,吹响号角共赴中医药事业新征程。
有这样一支队伍
共11人,4名博士,7名硕士,平均年龄29岁,
累计在研经费已达1136.4万元
TA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团结奋进、真抓实干
实现了从平台建设、科研攻关、
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新突破
TA们就是
大健康特色资源研究中心
一、2024年大健康特色资源研究中心大事记 1、获批江西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2、签约“九牛艾产业科技”项目,独家授权江西仁和集团使用九牛草的专利和科研成果,投资总额10亿元; 3、申报泰和乌鸡地方标准和一系列团体标准5项; 4、与韩国韩医学研究院韩医药融合研究部韩医技术融合中心就“面向化妆品原料开发的菌物药种质资源收集与筛选”达成了合作意向; 5、发表文章29篇,其中SCI论文11篇; 6、申报专利7项,其中美国专利1项; 7、参与编写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教材《分子生药学》; 8、申报科研项目23项,获资助3项,其中江西省自然青年基金1项; 9、2人入选2024年江西省农业科技特派员; 10、主导完成央视纪录片《本草流芳》中第七集《苦口良药 黄连》的拍摄,为构筑健康产业所文化影响力添砖加瓦; 11、团队论文《论中药“辨状论质”之辨色泽与品质评价的生物学内涵研究》入选2023年度F5000论文。
二、中心简介 大健康特色资源研究中心致力于大健康特色中药资源的保护、共享和持续利用,围绕中药大健康产品开发、大健康中药资源创制等重大需求,形成道地药材科学内涵和形成机制、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高产中药活性成分生物智造三大研究平台,为中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物种资源、基因资源、信息资源和专业技术服务。
三、研究平台 01道地药材科学内涵和形成机制研究平台 基于表型组、代谢组对赣产道地药材“优形”、“优质”特征量化表征,开展道地药材核心微生物组群落组装机制研究,构建高质量人工合成菌群,助力赣产道地药材品质提升。 02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平台 ①建立赣产道地药材优良种苗繁育圃和中药材核心种质资源库,实现中药材植物品种保护。 ②聚焦菌物药,开展菌物药基因组、代谢组研究,解析其生长发育机制;构建菌物药种质资源保藏库,实现珍稀濒危菌物药菌种资源的保护;开展菌物药种质鉴定、良种选育工作,满足中药大健康产业及中药日化产品对中药资源原料多样化需求; ③关注中药农业微生物,实现高通量中药农业微生物分离、鉴定、保藏,构建高质量中药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藏库;开展赣产道地药材病害、虫害发生与防控机制研究,助力中药材高效栽培;解析赣产道地药材生长发育相关的核心微生物群落,构建人工合成群,定向开发绿色微生物肥料,实现中药材提质增效。 03高产中药活性成分生物智造研究平台 解析植物药、菌物药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建立中药活性成分关键基因表达元件设计与改造体系,实现高产中药活性成分植物、菌物新资源创制;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实现生物活性成分微生物智造,提供定向高效生产生物活性成分解决方案。
四、成员简介 刘天睿 32岁,博士,大健康特色资源研究中心负责人。主要从事药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机制研究、菌物药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王业 31岁,博士,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品种选育和种苗繁育研究 周高 35岁,博士,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分类及中药资源方向研究 曾莹 28岁,博士,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研究 徐扬 28岁,硕士,主要从事药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研究 常娜娜 30岁,硕士,主要从事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的互作机制研究 郑玲玲 31岁,硕士,主要从事中药质量评价研究 高海云 29岁,硕士,主要从事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通路解析及异源高效生产 王楚 27岁,硕士,主要从事植物代谢通路解析及关键功能基因验证 任艳 26岁,硕士,主要从事中药材优良种源选育研究 李晓爱 27岁,硕士,主要从事药用植物与微生物互作机制研究
五、团队风采 这群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谈到,在科研成果落地生根的道路上,会面临各种挑战,他们将继续用实干吹响嘹亮的先锋号角,坚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双轮驱动,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把科学实验做到田间地头,把科技成果服务于经济发展,奋力书写健康产业所科研新篇章,助力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