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药过程与质量评价研究中心
李 慧
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制剂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药剂学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研究员,获得江西省首批"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第十届“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科技系统抗疫先进个人”、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主要从事中药制剂工艺与制剂技术研究、新药研发。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两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中药标准化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以及北京市科委十病十药研发专项等纵向课题20余项;在J HEMATOL ONCOL、IJN、RSC Advances等杂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1项;建立了"注重源头-聚焦应用-强化储备"的中药制剂全过程研究模式,突破中药新药研发、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以及中药制剂评价标准、新型给药系统研究等关键技术;参与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组织的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发、中药改良型新药研发、同名同方药研发、已上市中成药药学变更等8个技术指导原则的修订、定稿工作;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突出,主持含化湿败毒颗粒在内的14个中药新药药学实验研究,3个品种获生产批件,5个品种获临床批件;负责十余个已上市中成药的生产工艺变更,研究成果转化经费近2亿元。
邮箱:lihuiyiren@163.com
邓文文
副研究员(内聘),武汉大学药学院博士,江西省“赣鄱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青年类),武汉市“黄鹤英才”优秀青年人才,省级科技特派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高层次引进人才。从事中药质量评价研究与新药研发,具有化学、生物、中药学及食品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教育与科研背景。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省青年人才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卫健委科技计划等纵向课题以及企业横向课题多项。已公开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6项。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国家级、省级奖项2项。担任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等多本学术期刊审稿人,为中国药理协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邮箱:1196587442@qq.com
王志鑫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后。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理事,《Chinese Medicine》、《Food & Medicine Homology》等期刊青年编委及多本学术期刊审稿人。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地区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等,并作为主研人员参与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以及其他国际项目若干项。2024年入选“赣鄱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青年类)。已公开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3件。首次开发了适用于中药分析的HEMT生物芯片,并将其成功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的检测和筛选,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利用质谱代谢组学技术,从热带水果鉴定出多个新天然甜味剂,为食品工业提供了新的原料选择,相关成果受到了国际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邮箱:wangzhixin@itcmhi.ac.cn
李梦宁
副研究员(内聘),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专业。2024年1月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质量评价研究。利用多种质谱检测与色谱、离子迁移谱等多成分高效分离技术联用,结合VBA、Python等计算机软件编程技术,建立中药、食品、生物样品等复杂体系小分子高效自动化定性定量表征新方法与新策略,应用于中药体内外活性成分发现、中药质量标志物筛查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创新特色人才培养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Food Chemistry、Analytica Chimica Acta、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1篇。
邮箱:lemon19920712@126.com
贺升升
副研究员(内聘),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2024年10月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主要从事“妆食同源”功能性化妆品与美容产品开发及皮肤药理学研究、化妆品体外安全性与功效性评价及替代方法的开发与应用。围绕抗皱、美白、舒缓、修护、控油、祛痘、防脱发等功能性化妆品宣称方向,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利用皮肤细胞、皮肤类器官、3D打印与微流控皮肤芯片等体外替代评价模型,开展天然中药来源功能性化妆品与美容原料的筛选、质量控制、毒理与功效验证、原料注册备案与产品应用转化。近年来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Journal of Drug Deliv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邮箱:15991287943@163.com
熊志伟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主持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荣获2023年中国博士后基金第74批面上项目,入选2023年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主持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近年在CEJ, Int J Biol Macromol, Int. J. Pharm, Springer nature和《药学学报》等国内外学科权威杂期刊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及专著,获得授权专利4项,带教硕士毕业生6名。目前主要致力于中药多成分共载、微流控技术、中药“智造”机器视觉在线控制等中药制药新技术及类器官新药评价技术等研究。所在课题组具有丰富的中药大健康产品开发、中药经典名方再创新及中药临床评价等经验和资源。
邮箱: xiongzhiwei1990@163.com
鄢 星
助理研究员,理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2024年3月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主要从事中药防治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围绕中药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筛选复杂中药及复方体系治疗疾病的药效活性成分,结合生物信息和多组学整合技术,解析中药作用机理。开展分子、细胞、动物等评价方法,揭示中药活性成分的功能与调控机制。先后主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培养专项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赣鄱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项目等4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近年来在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等期刊发表SCI高水平论文5篇。
邮箱:yanxing@itcmhi.ac.cn